【施以諾談名人與疾病】乾隆皇帝與自戀型人格
請容我這樣說,身為一個精神科職能治療學者,我覺得乾隆的職能表現整體而言並不差,但他後半生的表現卻讓我聯想到一個專有名詞--「自戀型人格」。這樣的患者常會過度誇大自我的功績與重要性,渴求他人的讚美,缺乏同理心,專注於成功與權力,自信但傲慢、喜好包裝形象等,而許多這樣的患者往往並不具有病識感。
沒有無用的磚石,沒有無用的生命
在校多年後,這些勞作讓我親身體驗與實踐後,深深體會到前院長高俊明牧師及楊院長的用心良苦。在玉神沒有任何東西是無用的,更沒有任何一名學生是多餘無意義的生命體。因為兩位院長立校與教學的目的,就是因著耶穌基督的救恩與慈愛,將舊的老我成為新造的人。楊院長在師生禮拜講道中提到彼得前書二章7節:「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鼓勵我們每一位學生要以原住民為榮,更要看重自己,因為上帝呼召使用的都是重要的器皿,未來引領原住民出埃及。
施以諾說故事(622)~【高級的善良,是懂得在惡者面前挺直腰桿 】
高級的善良,是懂得在惡者面前挺直腰桿!也許我們不一定能向但以理那樣立即見到惡者們潰散或改變,但「挺直腰桿」卻可以維持我們的價值與責任,讓善良被看見。
施以諾說故事(558)~【別急著把你的委屈告訴所有人】
曾經有一份報告,探討現在上班族的工作壓力問題,發現造成現代人壓力的,不見得是工作的本身,而是在工作時所會遇到的人!可不是嗎?人與人之間總有摩擦,講得更寫實些,就是您總會遇上不喜歡你、看你不順眼的人,您該怎樣面對您的委屈?無疑是重要情商課題。
施以諾說故事(557)~【酸言,就像黏在鞋底的口香糖,不會真的「傷」到你 <3 】
在這個世代,網路霸凌或是某些酸言,常讓人不堪其擾。難免有人會用難聽的話消遣你、質疑你,或是藉由消費你來提升他自己的話題性,這種文化常讓某些人氣到發昏。甚至有些人因此陷入憂鬱,或是因而對人生躊躇不前。
施以諾說故事(556)~【別讓你的生涯規劃,隨著愛鼓譟的人起舞】
一個成熟的人,往往具有能「靜」得下心來的特質。這社會就是有許多人也許沒有惡意,但的確很愛給人意見,但他們絕大多數講完後並不會參與或分擔他們那些人生建議所可能為您帶來的辛勞。